当前位置:首页 > 市场评述 > 正文

种植谷子,易发生粘虫危害,要如何防治呢「4000亩稻田为何颗粒无收」

  • 市场评述
  • 2024-09-26 02:57:52
  • 其他内容
摘要: 各位网友好,小编关注的话题,就是关于上万亩稻谷颗粒无收的问题,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上万亩稻谷颗粒无收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。种植...

各位网友好,小编关注的话题,就是关于上万亩稻谷颗粒无收的问题,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上万亩稻谷颗粒无收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。

种植谷子,易发生粘虫危害,要如何防治呢

你好,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。

我家三代农民,估计祖上一直是[笑哭],这种粘虫我还没见过大面积虫灾的,卷叶虫出现比较多,好啦,这种黏虫大多出现在南方,我是湖南的,家里种田这么多年,一般看到有少量黏虫迹象,就开始打药,防治为主,经常到天观察走走,发现有粘虫小幼虫的症状,虫子会吃稻叶肉,形成叶子透明条纹状,大幼虫可以比较明显看出来,稻叶呈缺口,锯齿状,如果稻子开花了,还有可能咬断稻穗,在我看来这种虫子不足太过担心,世面上有好多药品对杀死这种黏虫都有很好的效果。

种植谷子,易发生粘虫危害,要如何防治呢「4000亩稻田为何颗粒无收」 市场评述
(图片来自网络侵删)

最后说一下,估计题主也懂的,防治关键在小幼虫时期,大虫加大药量就可以了,施药前田里把水灌满,傍晚五点以后开始打药效果好。上几张黏虫的图片给你看看,是不是这种。


谷子的主要病害有谷子白发病、谷子锈病、谷子瘟病,谷子叶斑病等。

谷子叶斑病发病初期可喷洒30%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----600倍液或者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----800倍液,30%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洒一次,连续防治2---3次。谷子白发病也称猬头。可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---800倍液在抽穗前杨花后喷洒即可。谷子锈病可用15%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第一次喷洒,每隔7---10天后酌情第二次喷洒即可。谷子瘟病在发病初期田间喷65%代森锰锌500----600倍液喷洒叶面进行防治。

谷子的主要害虫又灰螟,玉米螟,粘虫,蚜虫等


谷子是一种禾本科作物,在我国北方有广泛的种植,我们平常吃到的小米,就是由谷子的籽实经过碾米加工后的产品。黏虫作为一种鳞翅目夜蛾科害虫,具有多食性、迁移性、间歇性暴发的特性,危害10科100多种农作物,主要以粮食作物和牧草为主,谷子就是其中之一。种植谷子,易发生黏虫危害,要如何防治呢?

防治黏虫,首先需要认识黏虫,记住黏虫的虫态。

⊙成虫:黏虫的雌成虫,体长17——20毫米,淡黄色至灰褐色,头部触角丝状,双翅展开17——20毫米。仔细观察可以发现,其前翅中央近前缘有2个淡黄色圆斑,外侧环形圆斑比较大。后翅正面暗褐色,反面淡褐色,缘毛白色,翅尖向斜后方有暗色条纹1条。中室下角处有白点1个,白点两边各有1个小黑点。腹部末端有1尖形产卵器。黏虫的雄成虫体型较小,颜色比雌成虫略深,挤压其尾端可伸出1对鳃盖形顶端具有长刺的抱握器。在所有的夜蛾类雄成虫中,抱握器是黏虫雄成虫所独有的。

⊙幼虫:黏虫的老熟幼虫,一般体长38——40毫米。体色多变,背面底色分别有黄褐色、淡绿色、黑褐色、黑色等。头部淡黄色至红褐色。观察其正面,可见近“八”字形黑褐色纵纹。体背有纵线5条。中线白色,边缘线细,黑色。两侧各有2条浅色宽纵带,相当明显。上方1条红褐色,下方1条或黄白色或黄褐色或近红褐色,腹面污黄色。腹足外侧有黑褐色斑。

⊙蛹:黏虫的蛹红褐色,长约17——23毫米,腹部5、6、7节横列有马蹄形刻点,中央点大且密,两侧渐稀,尾端有3对尾刺。中间1对相对粗大,两侧1对短细且弯曲。

防治为害谷子的黏虫,需要了解黏虫如何危害谷子?

黏虫是一种没有滞育性的农业害虫,只要条件适宜可以终年繁殖,一般每年繁殖2——8代,只在幼虫阶段对农作物产生危害。黏虫在北纬33º以北无法越冬,成虫具有极强的飞行能力。每年3——4月成虫从长江以南迁飞到北方繁殖为害。6——7月,2代黏虫成虫迁飞到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以及西北和东北地区播种的春播谷子田里繁殖为害。老熟后,钻入3——4厘米深的土层作茧化蛹。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羽化成新一代成虫并迁飞到夏播谷子田里为害。8月下旬以后,新一代黏虫的3龄幼虫在河北中南部、山西、山东、北京、天津一带的夏播谷子田盛发危害。

黏虫喜欢潮湿的气候环境,气温23——30℃,空气相对湿度75%以上时最有利于黏虫成虫产卵和幼虫存活。成虫产卵时分泌黏液,使谷子叶片卷成条状包住卵块,每一卵块有卵多为20——40粒,多者可以达到200——300粒。孵化后的1——2龄幼虫大多隐藏在谷子的心叶中取食叶肉,留下表皮。3龄以后的黏虫幼虫可将谷子叶片咬成不规则缺刻,虫口密度大时,可以将叶片吃成仅剩叶脉。4龄后的幼虫进入暴食期,大发生时吃光为害田中的作物叶片后可群集转移为害。

4龄后的黏虫具有假死性,黏虫成虫对糖、醋、酒液和黑光灯有趋性。

防治危害谷子的黏虫,下列方法可以选用。

⊙诱杀成虫。成虫发生期内,在田间每间隔10米设置1处绑制好的直径5厘米的草把,每天早上及时捕杀草把上诱集的成虫蛾子。也可每亩挖一处直径约1米的深坑,铺设塑料薄膜做成临时性水盆,内装黏虫成虫有趋性的糖、醋、酒液,对成虫给予诱杀。

⊙撒施毒饵或毒土。选用80%敌敌畏乳油300毫升兑水2升,拌锯末或米糠7——10公斤,制成毒饵撒施田间。或者将同样的药液加拌细土20公斤制成药土后撒施。

⊙药剂防治。在幼虫发生期,选用4.5%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——1500倍液,或48%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,或3%啶虫脒乳油1500——2000倍液,或20%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倍液,或20%氰戊菊酯乳油1000——1500倍液,或20%除虫脲悬浮剂800倍液,或10%氟啶脲乳油1500倍液喷雾。

后话

黏虫食量大,危害严重。一旦在农田里大量发生,势必会对谷子或其它粮食作物造成严重危害,需要在其发生适期前后密切监测虫情,及时采取相应应对措施,降低或避免其危害,以减少损失。

以上就是关于题主“种植谷子,易发生黏虫危害,要如何防治”的回答。如有什么疑问和不同见解,可以在评论区留言,我们共同讨论。关注我的头条号“乡村萤火虫”,每天分享不一样的“三农”知识。谢谢大家的阅读和点赞支持!

到此,大家对上万亩稻谷颗粒无收的解答时否满意,希望上万亩稻谷颗粒无收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,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。